孔子说:“夫孝,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。”孝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,被视为德之本。习俗上家中有老人寿终,子孙要披麻戴孝。那么,戴孝的规矩有哪些的呢?
1、孝布的大小是白布,七尺长,宽一尺二到一尺三寸五不等。孝子们可以直接把孝布系在腰上,孝女也可以折回去,缝成孝帽戴于头顶,女儿的孝帽右半边长,儿媳的孝帽左半边长。其中,长子和长媳也可以用十四尺的白色孝布制作孝袍。先人的儿子、儿媳、女儿、女婿的孝布不可带有红布条;先人的侄男外女等的孝布要带有红布条一块(有的地方也不带,如不带,孝布是长七尺,宽六寸至七寸不等);先人的孙子辈等的孝布要带有红布条一块;先人重孙子辈等的孝布要在红布条之上再加盖一块黄布条。
2、黑纱大小是七寸长,三寸五宽。男士戴在左臂上,女士戴在右臂上。孙辈和曾孙们被要求在黑纱上携带红布条和黄布条。孝牌是近年来新型的殡葬用品。孙子孙女是红色和黄色的镶边。它们也都是按男戴于左臂和女戴于右臂的习俗。
3、孝服的穿戴时间是在出殡丧葬后,即可脱掉;烧七日,烧百日需要佩戴;过百日后不需要佩戴。黑纱和孝牌的佩戴时间是连续一百天,当先人烧百日后,可以被取下。
戴孝的注意事项:
“热孝”期间,男不可剃头(理发),女不可化妆,不可外出;
“守孝”期间不能参加娱乐活动,不能举办喜寿事。戴孝人百日内不可去月房和洞房,更不能戴孝去别人家,如必须到别人家,也需“除服”方可。
除服(脱孝)后,不再戴孝,禁忌自然解禁。